眼下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时候
再加上最近《长安的荔枝》热播
一边追剧一边尝鲜“贵妃同款”
杨贵妃花大价钱才能吃上的,
现在九块九管够
“日啖荔枝三百颗”都说少了
从小到大吃荔枝,
完全取决于我的胃容量有多大
但是,昨天我才刚吃两颗
我妈直接就是一巴掌把我手上荔枝干没了
“别吃了,再吃会得荔枝病”
我一头问号
原来,近日,广东一名女子过量食用荔枝后,次日睡醒出现头晕不适、持续性鼻出血等症状,急忙前往医院就诊,最终被诊断为“荔枝病”。
前两天,厦门也有一位6岁女孩因为一口气吃了十几颗荔枝,出现嗜睡、冒冷汗等症状被确诊为“荔枝病”。
“荔枝病”也叫“低血糖急性脑炎综合征”,发病人群以4~11岁的儿童较为多见。
“荔枝病”一旦发生,会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现象,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性脑病。症状轻的人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气促、面色苍白、口渴、饥饿等症状。
重者会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瞳孔缩小、突发昏厥,甚至引发低血糖性脑病、肝损伤、肿大乃至休克,如果不及时救治,可在数小时之内危及生命。不过也不用太担心。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23年发文表示,结合历史材料、文献资料和近期的报道,需同时满足“空腹+ 大量吃+ 未成熟荔枝” 三个条件,并且是在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和暴发性脑病发作的情况下,才可能吃荔枝致死。
当你空腹的时候,身体本来就处于血糖偏低的状态,而短时间内摄取的大量糖分会刺激胰岛素迅速分泌。大量胰岛素所产生的降糖作用,对空腹的低血糖状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另外荔枝里含有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在未成熟荔枝中的含量是成熟荔枝的2~4倍),这两种物质也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这样一来,就可能引发严重而持续的低血糖状态,这种状态还可能带来一个更严重的后果:导致低血糖脑病(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
儿童更容易理解,因为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儿童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不足,低血糖发生时没有很好的防护机制,因此更容易中招。
但是这时很多“小机灵鬼”可能就要说了,狂吃荔枝不是会低血糖吗?那糖尿病患者不就刚刚好趁此机会中和中和。错!大错特错!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糖耐量原本就不正常,大量摄入荔枝后,体内勉强依靠药物来维持的血糖平衡再次打破,使得低血糖发生时,情况更加凶险.
1、不要空腹吃荔枝!
2、不要吃未熟荔枝!
3、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吃荔枝,随餐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不可同时食用荔枝!
4、适可而止!适可而止!适可而止!
如果不小心得了“荔枝病”,仅有头晕、乏力等较轻的症状,应立即平卧,同时服用葡萄糖水或白糖水;若出现抽搐、虚脱、休克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不过,即便不考虑“荔枝病”,也不能肆无忌惮地吃荔枝。毕竟,荔枝糖分含量很高,吃多了容易发胖;高糖会让口腔处于高渗状态,让人感觉口干舌燥;此外,高糖会增加血糖负荷,导致痤疮出现或者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