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宫颈癌防治领域的融合应用,10月18日,江西省省级继续教育“宫颈液基细胞学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培训班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顺利召开。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松云出席会议并致辞。省内160余名病理同仁参加会议。

王松云对各位专家、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表示,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且可防可控的癌症类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占据核心地位,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更是为这一传统技术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其如虎添翼,希望参会同仁借此机会深入交流,教学相长,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带回日常工作中,共同推动区域宫颈癌防治水平的提升。




本次培训特邀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许淑霞教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于晓红教授、病理诊断人工智能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彭振武教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廖林虹主任等省内外病理专家开展培训授课。于晓红教授以《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癌的识别与测量》为题,讲解了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癌的定义,生长方式以及如何测量浸润深度,用大量的病理图片进行生动讲解,并将复杂的病理理论融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彭振武教授的授课聚焦宫颈腺细胞的形态辨识和诊断,对常见的反应性的宫颈管腺细胞、异常腺细胞变化和评判进行细致分享,让腺细胞诊断不再令人望而生畏。廖林虹主任带来前沿的“AI辅助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筛查”专题分享,系统梳理了AI诊断标准、阈值设定及最新专家共识,展示了人机协同的无限可能。许淑霞教授进行了宫颈细胞学技术与病理质控标准解读,全方位解析“制片-质控-报告”闭环管理,强调“每一步精准,方能每一份合格”。赣州市妇幼保健院陈冬莲和李红红医师现场带领大家了解AI辅助宫颈液基细胞诊断的流程和质控环节,以及宫颈癌筛查相关技术操作要领。

此前,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获批“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市级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中心项目基地”,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获批全省首个“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实验室”,率先实现AI技术在宫颈癌筛查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在人工智能与宫颈癌临床诊疗融合领域积攒了宝贵经验,筛查阳性率、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提升。此次培训为省内病理同仁搭建了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了病理工作者对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认识,对推动区域宫颈癌筛查工作的统一诊断管理,提升区域宫颈癌防治质量和防治效率具有积极意义。